

咳嗽咯痰兩周以上警惕肺結核
正常人感染結核桿菌后,并沒有馬上表現出明顯癥狀,只有當抵抗力低下時才會發(fā)作。結核病以肺結核最為常見,其主要癥狀包括午后潮熱、咳嗽、咯痰、咯血、呼吸困難、胸痛等。
發(fā)熱和咳嗽肺結核的一般癥狀,但有時要與感冒做鑒別。肺結核一般表現為低熱、不打噴嚏,有疲倦感,持續(xù)時間長;而感冒的典型癥狀是發(fā)高燒、打噴嚏、四肢酸痛,可在一周以內自愈。
“一般來說,如果出現咳嗽、咯痰兩周以上,就要高度懷疑是肺結核,此時應盡快到醫(yī)院就診,切勿拖延?!弊T守勇院長警告道。
然而,在2010年的一次調研中顯示,47%的結核病人并沒有咳嗽咯痰的癥狀。由此可見,很多結核病人還沒出現癥狀時,就可以早期發(fā)現了。不少人是在健康體檢中發(fā)現結核病的,定期體檢可以早發(fā)現早治療早康復。
結核病除了可以感染呼吸道外,還可以侵入大腦、皮膚、消化道、甚至骨骼。身體不同位置的結核病往往表現出不同的癥狀。骨結核可表現為腰腿痛、關節(jié)腫脹;結核性腹膜炎可表現為發(fā)熱、盜汗、腹脹、食欲低下;腸結核可表現為右下腹痛、腹瀉、便秘;皮膚結核可表現為任何一種皮膚病癥狀,較難診斷。
“臨床上診斷肺結核的標準,要么是在痰中檢出結核桿菌,要么是在拍X光片上發(fā)現病灶。然而,由于現階段檢測技術的局限性,找不到結核桿菌不代表沒有,沒發(fā)現病灶也未必沒發(fā)病?!弊T守勇院長解釋,有研究顯示,感染結核桿菌的人在兩年之內發(fā)作的比例較大,所以建議那些沒檢出結核桿菌的可疑結核病人,應在兩年之內定期復查。
規(guī)范治療堅持服藥治愈率高
不少人一旦被確診為結核病,便驚慌失措,不知如何是好。事實上,結核病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可怕。
譚守勇院長介紹,發(fā)現病情之后,只要及時選擇合理的方案規(guī)范治療,并且堅持服藥6-8個月,治愈率可達到85%以上。
在治療期間要戒煙戒酒,按時服藥,一旦間斷用藥就會導致耐多藥肺結核,此時就更加難治了。此外,結核病治愈后也不是一勞永逸,免疫力差的人還可能再次復發(fā)。所以,在治療結核病的兩年之內要定期復查,才能控制好病情,以防結核桿菌卷土重來。